阳春三月。
路边的梧桐树发了新芽。
狭窄的胡同里,只见一个盘着发的年轻女人扶着腰,顶着一个尖尖的孕肚走了出来。
提着马桶向官茅房走去。
只见几个年轻的工人拿着刷子,提着油漆,在灰白的墙壁上,用红漆刷出八个大字,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。
现在是1979年。
改革的春风吹响大地。
这意味着什么,普通人不知,但国家好,人民过的就好,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。
但阚青青最近的喜悦显然和旁人的不一样,她那当兵的丈夫,过年的时候给公婆来信了。
说今年三月退伍,回来后,就不走了,他们一家子以后再也不用过聚少离多的日子了。
这封信上,问候了公婆、小叔子小姑子最近的情况,但唯独没有提起阚青青的名字。
她问公公。
丈夫给她单独写信了吗?
公公说,我儿子当兵这么忙,哪有空单独给你写信,写一封大家一起看不就行了嘛!
女人就是事多。
阚青青傻傻的赔笑了两声,认为是自己要求的太多,丈夫忙,她做妻子的应该体谅。
便回了一句也是。
婆家人根本没听她说什么,直接跳过话题说小叔子小姑子也大了,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。
如今大儿子出息,小的两个也能找个好人家,阚青青见融不进去话题正准备起身去洗衣服。
婆婆却喊住了她。
婆婆说,长嫂如母,她这个大嫂到时候得给小叔子准备彩礼,给小姑子准备嫁妆。
阚青青说好。
她嫁进方家,就是方家媳妇,既然是一家人,那她的工资和嫁妆用来补贴婆家应该的,用不着分这么清。
她一句话,让婆家的人个个喜笑颜开,他们还不忘记夸她是好儿媳好嫂嫂好媳妇。
她也这么认为,还很高兴。
阚青青走到官茅房,发现这里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,便自觉的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。
他们大杂院住了几十口人。
院里没有建茅房,全部都得来胡同官茅房,导致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上厕所倒马桶。
官茅房建的十分简陋,并排挖几个长方形的坑,周围铺上砖,里面没有任何冲水设备。
所以上一个人拉完屎,下一个再进去时,那臭气能把人熏死,到热天的时候看到蚊虫在粪便上乱飞。
拉完屎的张嫂。
提着裤腰带从茅房里走了出来。
见又是她便问,“卫国媳妇,你怎么又来倒马桶了,你这一大早上跑了四五趟了吧。”
阚青青轻轻嗯了一声,“我今儿起的早,就顺手帮公婆、小叔子、小姑子的一起倒了。”
贤惠的媳妇见过,贤惠到帮公婆小叔子小姑子倒马桶的不多,这已经不叫贤惠。
这叫作践自己。
解放都多少年了,伺候到这种地步和以前大富之家的丫环有什么区别,张嫂子心里蛐蛐着。
但嘴上却是另一个意思,“你看你这么贤惠,还让我们这些懒媳妇怎么活啊。”
“张嫂子可不懒,我婆婆天天在而我耳边说,你勤快着呢,让我好好学你呢。”阚青青如实说道。
张嫂子叹气。
阚青青这媳妇,性子单纯,为人善良,是远嫁,娘家人不在身边,被婆家人可劲的忽悠。
她实在看不下去了。
直接反问一句,“你婆婆让你学我勤劳,那她让她儿子学我男人上交工资了吗?”
阚青青笑笑,“我嫁进方家,是当方家媳妇,不是为了图钱,是为了找个好男人、好婆家好好过日子。”
“而且我公婆说了,男人在外要干大事,身上总得多揣点钱,他当兵补贴少。”
“他说上交,我没要。”
“我有正式的工作,还有家里给的嫁妆,我不缺钱,我让他好好在部队干,家里的事不让他操心。”
个人有个人的命,张嫂子不好再劝说什么,说不定……人家真的过的很幸福呢。
她在这嚼舌根,破坏人家夫妻婆媳关系,不得招人恨,“你大着肚子弯腰不方便,我帮你倒吧。”
“不!”阚青青拒绝。
想自己来,但张嫂子已经抢过去倒了,还用水冲洗刷了一下,动作麻利没少干。
弄干净。
把尿桶还给她。
阚青青一脸感激。
她大着肚子弯腰很困难,但没想过让人帮忙,因为丈夫常常教她,妇女能顶半边天。
男人能做的事,她身为妇女也应该能做才对,他不在家,她应该代替他照顾好他的家人。
她答应了他,他当兵期间,她好好照顾家里人,她也做到了,工作家庭两头担,还要忙着生孩子。
她不觉得苦。
因为她觉得,方卫国当兵比她还要苦还要累,他去保家卫国,她就应该照顾好他家人,让他无后顾之忧。
方卫国知道她真的把家里人照顾的很好的事情,也写过一次信,夸她能干,继续努力。
这封信被她宝贝的放在柜子里珍藏着,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拿出来读读,虽然只有一句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