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秋收持续了七八天,也确实是一场硬仗啊,从抢收水稻到抢收玉米。
收回来要晒要脱谷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接踵而至,忙得大家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。
大家中午都不回去吃饭了,家里的做好了饭,装在篮子里,直接送到田间地头。
知青们也是,做饭的知青把饭菜送到地里,大家坐在在田埂上就吃了。
都忙得热火朝天的。江宁的活计相对轻松,村长李红军给他安排的任务和村里的孩子们差不多。
主要是捡捡麦穗,下午则继续去打他的猪草,这样的安排,显然是韩副书记打过招呼的结果。
村里也没人提出异议。主要是江宁之前修好了拖拉机,这次秋收给大家伙都省了不少力气。
而且,是村长安排的,大家也不好说什么,就算心里有意见,也只能憋着。
“江宁,你就在这边捡麦穗吧,别太累着。”李红军拍了拍江宁的肩膀,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。
江宁点了点头,说:“谢谢李叔了,我会好好干的。”
这也算是逃过一劫了吗?他前面还在想秋收的时候可怎么办?这下也解决了。
稻谷被运回了村里的打谷场,铺满了整个场地,一片金黄黄的。白天,大家用木耙子不停地翻动稻谷,让它们都能被太阳晒到,防止发霉。
晚上,大队里还要安排人守夜,防止有人来偷粮食,或者万一晚上突然下雨稻谷受潮。
原本,江宁并不在守夜的名单里。李红军考虑到他身体不太好,特意没给他安排这项任务。
但江宁想着,自己白天干的活就已经比其他人轻松了不少,如果晚上守夜再搞特殊,大家可能都会不满的,也加入了守夜的队伍。
这天晚上,轮到江宁、李磊和王娟三人守夜。
夜幕降临,夜空中繁星点点,田里一片牛蛙的声音,打谷场上江宁他们点了一个小火堆,三人围坐在一起。
可能是上次朱晓婷算计王娟的事,江宁,李磊和杨明都帮了王娟。
从那以后,王娟对他们三个都挺好的,说话也不再冷冰冰的,偶尔还会主动帮忙或者分东西给他们。
今晚就给江宁和李磊带了点鸡蛋糕。王娟拿出一个小纸包,笑着递给江宁和李磊。
“我带了点鸡蛋糕,你俩尝尝,这几天实在太累人了,也吃点。”
李磊接过鸡蛋糕,笑着道了声谢,掰下一块放进嘴里,满足地点了点头:“嗯,真香!谢谢。”
江宁却摆了摆手,说:“谢谢我不用了,我晚上吃多了会不舒服,你们吃吧。”
主要他是晚上去空间加了餐,吃多了,现在实在吃不下了。
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炒好的瓜子,递给两人,“我带了点瓜子,咱们边吃边聊。”
李磊接过瓜子,笑着打趣:“江宁,你这准备得还挺齐全啊。”
三人一边嗑着瓜子,一边聊起了天。话题从秋收的辛苦,渐渐转到了未来的打算。
“你们说,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城啊?”李磊突然问道,语气里带着几分憧憬。
王娟叹了口气,失落的说:“不知道,我爸让我在乡下好好劳动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让我回去。”
江宁也点了点头,他是特意下乡的,最近这几年也不可能回城,只能说:“是啊,都想回城,回城是目标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去。”
聊着聊着,话题转到了王娟他爸上,怎么会让女儿下乡的事上。王娟说了家里情况。
没想到,王娟的爸爸竟然还是军区的首长,这让江宁和李磊都有些惊讶,王娟瞒得也太紧了,这朱晓婷估计都没想到吧。
“我妈生我的时候难产大出血去世了,小时候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。”王娟的语气有些低沉,眼里闪过一丝黯然。
“后来九岁的时候,我爸把我接了回去,但他工作很忙,家里都是后妈在管。后妈生了弟弟妹妹,我跟她的关系一直不太好。”
她顿了顿,继续说:“我爸觉得我娇生惯养,特意让我下乡吃苦,说是要锻炼我。
其实以我家的条件,想给我安排个工作也不难,而且以前我跟爷爷奶奶就是在村里长大的,什么苦我没吃过啊。”
李磊听了,忍不住说:“你爸这也太狠心了吧?你可是他的亲女儿啊!”
王娟苦笑了一下,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:“上次朱晓婷说我家里不管我,其实也不是没道理的。
我以前有事写信给我爸,基本上我爸都不管,让我自己想办法,上次的事我就没说,说了也没用,天高皇帝远的。”
江宁听了,若有所思地说:“王娟,我觉得你平时说话很有条理,能看的出来文采应该可以。你可以多看一些报纸上的文章,学着去投稿。
说不定选上了呢,既能得到稿费有点收入,还能让你爸在报纸上看到你的文章,到时候他一定会为你高兴的。”
王娟听了,眼睛一亮:“投稿?这倒是个好主意!我以前在学校写作文,还得过奖呢,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?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